基于形成条件和地貌表现的野外泥石流沟的判别
基于形成条件和地貌表现的野外泥石流沟的判别:泥石流是一种突发、快速、破坏力强的山区急流,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严重威胁山区居民安全和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本文老白博客从泥石流沟的形成条件以及地貌表现入手,去判别一条沟是否为泥石流沟。
1.泥石流沟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是在有利于大量地表径流突然聚集、有利于水流搬运大量泥砂石块的特定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通常,其形成必须具备下述三个基本条件。
1.1 地形条件
泥石流大多起始于陡峻宽阔的山岳地区,沿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最后堆积于开阔平坦的沟口。泥石流流域的地形条件影响着流域内径流过程,进而和影响各种松散固体物质参与泥石流的形成和泥石流规模。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区段,它包括分水岭脊线和泥石流活动范围内的面积,亦即清水汇流面积与堆积扇面积。
由于泥石流流域具体地形地貌条件不同,上述三个区段,有时不可能明显分开,有时则可能缺乏某个区段。
1.2 地质条件(物质基础)
泥石流流域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组成、结构、补给方式和补给速度等。
泥石流强烈发育的山区,多是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多发的地段。这样的地段,既因岩土体松散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又因地形高耸陡峻,高差对比大,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势能储备。
1.3 气象水文(动力条件)
强烈的地表径流是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它是暴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通常来源于暴雨、高山冰雪强烈融化和水体溃决。
由此可将它泥石流划分为暴雨型、冰雪融化型和水体溃决型等类型。另外气象水文条件对泥石流的影响还体现在风化作用上,特别是物理风化的破碎作用,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来源。
2.泥石流沟的表现
泥石流沟的表现特征主要包括:
沟槽形态:呈“V”字形或槽状,沟底较窄,坡度陡峭,沟壁常有崩塌痕迹。
沉积物特征:沟内沉积物粒径不均,存在巨砾、漂石及细砂等,堆积物通常分选性差、无明显分层。
堆积物:沟口处常有堆积扇,积聚大量由泥沙和石块组成的松散物质。
水流特征:在暴雨或特殊气象条件下,水流迅速增加,泥沙混合物常急速下泄。
植被覆盖:沟内植被稀少或破坏严重,土壤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崩塌与滑坡现象:沟两侧常见崩塌或滑坡,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增加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
3.泥石流沟的野外判别
3.1 地形条件
到了一个地方,先看四周长啥样。泥石流沟特定的地形条件决定了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重点检查以下要点:
3.1.1 沟谷两侧坡度
-
- 判断沟谷坡度是否大于25°。
- 沟内坡度的高低影响了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来源。
- 使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或实地测量,计算坡度分布。
3.1.2 沟槽形态
-
- 泥石流沟多呈“V”字形或槽状,沟底狭窄。
- 检查沟槽是否连续陡峭,两侧沟壁是否有崩塌痕迹。
3.1.3 沟谷几何特征
从卫星图或者实地踏勘,沟首到沟尾沿线的地形特征,是否存在分区的表现
-
- 是否具备“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三个典型区域。
- 如果某个区段不明显,例如堆积区缺失,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沟谷是否有泥石流遗迹。
3.1.4 汇水面积
-
- 检查沟流域的汇水面积是否足够大(一般要求1~2平方公里以上)。
- 汇水面积过小,通常无法汇集足够的水流能量触发泥石流。
3.2 地质条件
3.2.1 地质构造特征
构造活动区:泥石流常发生在地质构造复杂或活动频繁的地区,尤其是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断裂带发育的区域。这些地区地表岩层经常受到抬升、破裂、剪切等作用,导致岩石松散,易于风化和崩塌。
例子:地震频发的区域常伴随有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会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大量的松散物质。
判断方法:可以通过调查地质构造图、断层分布图,结合区域地质活动历史,判断该地区是否属于构造活动活跃区。
3.2.2 岩土体风化和破碎程度
风化和破碎的岩石:泥石流的发生往往与岩石的风化破碎程度有关。风化作用强烈的地区,岩石易碎,形成大量松散物质(如泥沙、碎石等),这些物质会成为泥石流的物质基础。
例子:如花岗岩、页岩等易风化的岩石类型常常在山区易形成松散的土壤和碎石,利于泥石流的发生。
判断方法:实地考察岩石风化层,或使用地质勘探资料,了解该区域的岩土体风化程度、破碎状况。如果区域内存在较强的风化层、裸露岩石或软土层,则有可能形成泥石流沟。
3.2.3 土壤类型和松散物质来源
松散物质来源: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大量的松散物质,这些物质的来源通常与岩土体的类型、风化过程、土壤组成密切相关。岩土体破碎、风化后,形成的松散物质主要来自岩石的风化产物,如碎石、沙土等。
例子:碎屑岩、页岩、砂岩等岩石在风化后易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容易被水流搬运,形成泥石流。
判断方法:可以通过野外调查、钻探或坑道剖面分析,查看岩石风化情况和土壤类型。如果区域内有大量松散物质并且土壤不稳定,则该地区更容易发生泥石流。
3.2.4 地形与高差对比
地形陡峭和高差对比大:地形的陡峭程度直接影响泥石流的速度和强度。山区具有高差对比大、坡度陡峭的特征,这样的地形为泥石流提供了强大的势能储备。尤其在大规模降雨或地震等触发条件下,陡峭的山坡容易发生泥石流。
例子:如高山峡谷、悬崖、陡坡等地形,常常成为泥石流的发生区。
判断方法:通过DEM数据或实地测量,评估沟谷的坡度和高差,如果坡度大于25度,且高差大,则更容易发生泥石流。
3.2.5 地震与滑坡活动
地震活动:泥石流的发生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强烈的地震可能直接导致山体的崩塌、滑坡等,形成大量松散物质,迅速进入沟谷,触发泥石流。
判断方法:查看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史、震中分布等资料。如果该地区位于地震带或有频繁的地震记录,则该地区可能存在更高的泥石流风险。
3.2.6 小结
- 地质条件侧重于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具备形成泥石流的潜力,分析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土体风化、地形特征以及地质活动等因素。
- 物质条件则侧重于具体泥石流沟内松散物质的组成、来源和堆积特征,是泥石流发生的直接物质基础。
3.3 动力条件(气象水文)
触发条件是泥石流发生的直接动力。分析沟所在区域的气象和环境特征:
- 降雨条件:
- 查询沟流域的降雨量和强度历史记录,是否达到泥石流触发的降雨阈值。
- 降雨引发泥石流的常见强度阈值为:1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100毫米。
- 地震活动:
- 检查沟区域是否位于地震带,是否有历史地震引发泥石流记录。
- 地震可能触发崩塌和滑坡,增加松散物质。
- 人为活动:
- 是否存在人为干扰(如采矿、农业灌溉等)增加沟内水流或松散物质供应。
不良地质作用概述:地质灾害与不良地质作用/现象的区别与机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