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的伴生现象和地貌标志

(1)断层的伴生现象 当断层通过时,在断层面(带)及其附近常会形成一些构造伴生现象,也可作为断层存在的标志。 ① 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断层上、下盘沿断层面做相对运动时,因摩擦作用,在断层面上会形成一些刻痕、小阶梯或磨光的平面,分别称为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如图2.28所示。 图2.28 擦痕与阶步 ② 构造岩。因地应力沿断层面集中释放,常造成断层面处岩体十分破碎,形成一个破碎带,称为断层破碎带。
断层的伴生现象和地貌标志

活断层的特征:继承性、相关性、周期性

(1)继承性 活断层绝大多数都是沿已有的老断层发生新的错动位移,这种特性称为活断层的继承性,尤其是区域性的深大断裂更为多见。新活动的部位通常只是沿老断层的某个段落发生,或是某些段落活动强烈,另一些段落则不强烈。活动方式和方向相同也是继承性的一个显著特点。形成时代越新的断层,其继承性越强,如晚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持续至今。 (2)活动方式与活动速率的相关性 蠕变型活断层(以蠕滑为主)和
活断层的特征:继承性、相关性、周期性

活断层(活动断裂)的分类

活断层也称活动断裂,指现今仍在活动或者近期有过活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活动的断层。其中后一种也称潜在活断层。活断层可使岩层产生错动位移或发生地震,对工程建筑会造成很大的甚至无法抵御的危害。 关于“近期”活断层时限,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中将在全新世地质时期(距今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层称为全新活断层;并将
活断层(活动断裂)的分类

活断层(活动断裂)的识别标志

(1)地貌标志 通过地貌标志研究和识别活断层是一种比较成熟和易行的方法。 地貌方面的标志有: ①地形变化差异大,如“山从平地起”; ②山口峡谷多,深且狭长; ③新的断层崖和三角面山连续出现,且比较显著,并有山崩和滑坡发生; ④断层形成的陡坎山山脚,常有狭长洼地和沼泽; ⑤断层形成的陡坎山前的第四系堆积物厚度大,山前洪积扇特别高或特别低,与山体不相称,在峡谷出口处的洪积扇呈叠置式、线性排列; ⑥沿断
活断层(活动断裂)的识别标志

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地方性岩石地层划分,首先是调查岩石性质、运用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研究它们的新老关系,对岩石地层进行系统划分。岩石地层单位,或称作地方性地层单位,可分为群、组、段、层等不同级别。 ① 群是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常常包含岩石性质复杂的一大套岩层,它可以代表一个统或跨两个统,如南京附近有象山群。群以重大沉积间断或不整合界面划分。 ② 组是岩石地层划分的基本
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1.岩浆和岩浆作用 岩浆是存在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富含挥发性物质,处于高温(700~1300℃)、高压(高达数千兆帕)状态下的熔融体。 地下深处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岩浆,受地壳运动影响,就会沿着地壳中薄弱、开裂地带向地表方向活动,岩浆的这种运动称为岩浆作用。若岩浆上升未达地表,在地壳中冷却凝固,这种岩浆作用称为岩浆侵入作用;若岩浆上升冲出地表,在地面上冷却凝固,这种岩浆作用则称为岩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剪节理与张节理的区别

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 ① 剪节理:一般为构造节理,由构造应力形成的剪切破裂面组成,一般与主应力成(45°- ϕ /2)的角度相交,其中 ϕ 为岩石内摩擦角。剪节理面多平直,常呈密闭状态,或张开度很小,在砾岩中可以切穿砾石,如图2.15所示。 图2.15 砾岩中的剪节理和张节理 Ⅰ—剪节理;Ⅱ—张节理 剪节理具有下述特征。 a.产状比较稳定,在
剪节理与张节理的区别

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方法

判别断层性质,首先要确定断层面的产状,从而确定断层的上、下盘,再确定上、下盘的运动方向,进而确定断层的性质。断层上、下盘运动方向,可由以下几点判别。 ① 地层时代。在断层线两侧,通常上升盘出露地层较老,下降盘出露地层较新。地层倒转时相反。 ② 地层界线。当断层横截褶曲时,背斜上升盘核部地层变宽,向斜上升盘核部地层变窄。 ③ 断层伴生现象。刻蚀的擦痕凹槽较浅的一端、阶步陡坎方向,均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方法

岩石褶皱构造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褶皱指岩石在主要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应力长期作用下所发生的永久性弯曲变形,它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一类地质构造,尤以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是发生了褶皱变形岩层中的一个弯曲。褶曲的规模相差很大,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几十至几百千米,小者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褶皱构造的成因主要包括水平挤压作用、水平扭动作用和垂直运动,其主要特征如表4.4所示。 表4.4 褶皱构造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岩石褶皱构造的成因及主要特征